《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小说全文精彩试读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最新章节目录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小说全文精彩试读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最新章节目录

时间:2020-08-25 23:28:21作者:阮青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是由作者阮青写的一本轻类小说,作者文笔极佳,题材新颖,推荐阅读。《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精彩节选: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对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注意,揭示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以及人类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把社会实践纳入哲学认识之中,作为其全部哲学理论的基础和目...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 免费试读

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对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注意,揭示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以及人类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把社会实践纳入哲学认识之中,作为其全部哲学理论的基础和目的,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以及对社会生活认识和整个哲学认识的根本变革。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最重要是正确把握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和创新理论。

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对实践的合理理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曾宣告:“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是人类在不断改造世界中不断改造自己的全部生活的过程,因而也是理解全部社会现象、包括思想现象的最终奥秘的钥匙。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不仅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

第一,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物质活动或感性活动,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一方面,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它以现实的人为主体并以包括人在内的客观世界为活动客体,它对象化着人的各种本质力量,包含了人类所特有的各种特征,如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自主性、能动的创造性、与人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历史性,等等,因而它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根本不同;另一方面,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实践又是人的物质活动或感性活动,它以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因而它又区别于人类对世界的观念把握方式,区别于人的纯粹精神或观念活动,如认识、理论活动,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就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核心。

第二,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各个方面,揭示了人与世界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奥秘,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首先,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通过实践同自然界发生关系的,实践既是人类借以从自然界分化独立出来的根本力量,也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人类正是通过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才使自己同动物区别开来;而人类产生以后,又必须通过生产实践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否则人类就根本无法生存下去。其次,实践也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实践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并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物质生产。人类其他的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乃至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之上的,离开了物质生产实践,人类社会既不可能存在下去更谈不上进一步的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实践不仅是人与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同样也是人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再次,实践还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基础。人通过实践,既改造了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一方面,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本质。实践在创造人、使人类从自然界分化独立出来的同时,也造就并印证了人类特有的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实践也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智力和思维能力的进步以及人本身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其根源都深植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之中。

第三,实践是人类哲学思维的立足点。一方面,实践是哲学思维应有的出发点。既然实践是全部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那么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反思的整体性对象的哲学思维,就应从实践出发去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去理解包括人对世界的认识及其真理性在内的各种哲学问题,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发展自己的理解,因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另一方面,实践也是哲学思维应有的落脚点或归宿,这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哲学思维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造人与世界的关系,使之更加合理化和完善化;而由历史上的实践所造成的人与世界关系上的不合理状态只能通过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来消除。因此,哲学思维必须诉诸实践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也正因为如此,全部理论只有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化作对世界进行革命改造的物质力量,才有意义。

(二)科学的实践观是发展着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科学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基础地位,所以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步重大发展几乎都以科学实践观的发展为先导。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基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现实需要,列宁着重从认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明确指出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他不仅表达了主体和客体、精神和物质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 的深刻见解,而且还论述了实践基础上认识的辩证运动和发展,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践是真理检验标准的观点,在强调“如果把实践标准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必然得出唯物主义” 结论的同时,揭示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些都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贡献。

列宁之后,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理论与实际的统一问题,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他首次提出了“社会实践”的概念,把实践规定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系统阐明了实践作为认识基础的含义,突出强调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并指出知行的统一是达到主客观统一的途径。此外,他还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体化为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所有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增添了新的理论内容。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所以是人类哲学史上唯一真正科学的实践观,不仅在于它批判地吸收了以往人类哲学思维的积极成果,在哲学方法论上实现了对旧哲学实践观的合理超越,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的理论根基深植于人类实践,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及其历史发展之中。正是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实践的时代特点的哲学把握,并为了适应不同历史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时代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深入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而列宁和毛泽东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内容极其丰富,实践的形式也多种多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实践的具体形式不断分化与整合,但实践的基本形式则是相对确定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可以概括为三种: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第一,生产实践。广义的生产实践具有不同形态和层次,包括物质生产、人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三个子系统。狭义的生产实践特指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最直接的存在形式,其目的在于解决人同自然之间的矛盾,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实践不仅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人类其他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和发展的。因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 。如精神生产实践最初就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交织在一起的,当物质生产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以后精神生产实践才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分化出来,形成一种具有特殊类型的、相对独立的实践形式。物质生产实践还是人类认识的最基本来源和人类认识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人们在改造自然界的物质生产实践中,不仅获得了对自然现象、本质、规律及人和自然的关系的认识,推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而且不断深化对于社会和思维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发生的解决社会矛盾,维护、调整或变革各种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把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人和人类社会生成、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最原初的历史活动,而且揭示了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社会性,强调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 。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也就是说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形成生产力;又要发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物质交往关系。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其他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等等)。当某种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时,就需要人们自觉地维护它,反之,则需要人们通过革命或改革调整或变革它。这种维护、调整或变革即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自然也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的根本内容是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维护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整或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三,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同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相联系的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出现较晚,它是同近代科学的产生相关联的,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借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如仪器设备)、人工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及其过程或某些社会现象及其过程,探索其内在联系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实践活动;它是通过观察和测试对某种猜想或假设进行验证或反驳的尝试性、探索性和学习性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获取科学知识为直接目的的一种实践形式,归根到底还是为物质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实践、为改造自然和变革社会服务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科学实验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而科学实验又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而它也是一种基本的实践形式。

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这三项基本的实践活动各有其特殊的规定性和相对独立性,并在社会生活中执行着不同的功能,不能互相代替。但是,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生产实践是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决定和制约着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发展状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对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有重大影响;科学实验服务于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并贯穿于这两项及其他实践活动之中。这三项实践的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对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类认识水平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这种辩证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以实践为基础,二是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科学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以自己特有的高度、抽象的品格和对客观规律的正确揭示来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先导作用。

(一)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认识以实践为基础,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个认识论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所有内容都同实践相联系,认识论的所有问题都需要用实践来回答。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作为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在主体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客观事物只有在实践的作用下才能充分暴露它的各种现象、内部联系,才能展现它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任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解决。当然,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不排斥间接知识的重要性。事实上,在当今信息社会,书本、他人传授、互联网等已经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然而,无论什么样的间接知识,其最终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所谓实践,不仅指单个人的活动,更包括群体、社会和整个人类的实践活动。认识和实践的这种社会属性,克服了个人在认识和实践上的局限性,大大提升了认识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作为个体的认识主体不仅自身要勇于投入到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而且要善于吸收和借鉴他人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用他人乃至整个人类的认识成果来武装自己。若把认识和实践仅仅囿于自己狭小的范围,必然要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认识的发展一是指认识范围、认识领域的不断扩大;二是指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揭示事物的新特点、新属性和新规律。认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根本原因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新的实践不仅提出了新的认识任务,也为解决这个任务提供了条件。人们正是通过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把认识推向前进的。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如何确定认识是正确的,是真理性的认识?这个问题客观对象本身无法回答,在思维的范围(包括以往的经验、认识、逻辑推理、逻辑证明,等等)内也找不到标准。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判断认识的正确与否。把理论、认识运用于实践,凡产生预期结果、获得成功的认识就是正确的认识,就是真理;反之就不是正确的认识,不具有真理性。而且实践检验是一个过程,只有反复多次和大量的实践才能对认识的真理性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除此之外,思维无法检验自己的真理性。因此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出发点,而且是认识的归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正确解释世界,更为重要的是运用正确的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认为包括高层次的理论认识,都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

列宁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5)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决定着认识的全过程。但如果仅仅如此,看不到认识对实践的巨大反作用,这就抹杀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辩证特性。认识离不开实践,同样,实践也离不开认识。

(6)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集中地表现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其作用也就不同。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使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获得积极的成果。相反,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若把错误认识变为行动,就会造成实际的危害。

(二)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矛盾运动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从形式上看,这一过程表现为实践和认识的依次交替,不断上升的过程;从内容上看,则表现为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统一是具体的,指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是在一定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符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统一是历史的,指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不断发展着的客观实际相

适应。

无论是人的认识超越还是落后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思想落后于已经发展了的社会实践是保守主义;思想超越客观的社会实践则是冒险主义。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认识不断发展的实际过程。

(三)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绝不是忽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实践基础上总结、升华出来的理论不仅对既往实践具有解释力,也对未来实践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而这种指导力如何实现呢?“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科学理论是人们正确认识的系统总结,因而能够指导人们综观全局,高瞻远瞩,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为确定行动的方向、计划、措施提供依据。人们按照科学理论行动,就可以减少行动的盲目性,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科学理论还能成为人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思想武器,起到教育、动员群众的作用。因此,科学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不可缺少的。正确的理论不但能够指导实践,而且进一步推动实践的发展。如没有物理学领域内一系列重大发现,就不会有电子器件、半导体、激光、原子能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和利用。没有信息论、电子学等科学理论的发展,就不会有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应用。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在越来越大的规模和程度上依赖科学理论的指导,从而显示科学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僵化呆板的教条。1889年,恩格斯在《致韦尔纳•桑巴特》中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基本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需要一定的“灌输”和“引领”。在无产阶级自觉的阶级意识形成之前,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灌输”理论来指导实践。列宁在《我们运动中的迫切任务》中,就曾强调过俄国社会民主党所应该实现的任务,就是“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组织一个和自发工人运动有紧密联系的革命政党” 。然而,有人提出“真理的市场自然选择理论”,认为可以任由思想多元发展,群众自由选择、优胜劣汰。这实质上是“市场万能论”和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哲学上的表现。实际上,恰恰是资本主义根治不了的顽疾——周期性经济危机和贫富两极分化的必然扩大的实践反复证明,“自发的市场并不必然导致好市场”,如今已经没有人单纯“迷信”市场、鼓吹市场“神话”了。同样,“不预设立场也不代表没有立场”,就好比菜刀没有立场,被谁用就有了立场;科学没有国别,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经过无数实践验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样要经过教育、引导乃至灌输,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成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总之,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归根到底还是要以实践为依托,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总是跟随着时代洪流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才能够始终成为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永葆生机与活力。在当代中国,实践反复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

三、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创新理论

实践之路常新,理论之树方能长青。科学的革命理论也必然随着不断发展的实践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孕育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契机。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勇于面对这些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挑战,主动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新情况,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努力创造出新的科学理论,用新的科学理论说明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响应新的时代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科学理论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1887年,恩格斯在《致弗洛伦斯•凯利-威士涅威茨基夫人》的信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从不教条,从不僵化,总是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结论,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创建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以后他们又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工人运动的新实践,不断作出新的判断和理论解释。列宁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特征及其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胜利,并且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冲破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中,有许多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总结,有许多重大的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未曾认识的领域需要探索。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同时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本身。

(二)必须着眼于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不断回答和解决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过程中丰富和发展的。江泽民同志2000年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几个需要全党同志共同深入研究,从思想上、政治上进一步取得科学认识并作出正确回答的大问题” 。胡锦涛同志2005年1月14日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出:“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员必须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既要正确认识目前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更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既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更要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规律;既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更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当前,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正确认识和解决以下四个重大现实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是指引世界上处于剥削制度压迫之下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变自己命运、获得解放、建设幸福生活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蓬勃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从世界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的历史还很短暂,尚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十月革命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原来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这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前进途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与风险。因此,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不能否认,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等方面还取得很大发展。我们同样不能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必定会表现出来。因此,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绝不能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在具体演进中产生的一些繁荣现象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论断;同时也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作出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

第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导致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会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人们思想活跃,各种观念大量涌现,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相互交织,进步观念与落后观念相互影响,这是难以避免的。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

第四,正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和风险挑战。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大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我国发展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全面审视国内外环境,我国发展也处于面临诸多风险的矛盾凸显期。我国已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增多。国际竞争空间激烈,全球性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这些都给我们带来许多重大挑战。

只有通过理论创新,对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获得突破性认识,才能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三)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突出强调其实践规定性。创新不是为了“标新立异”,摆“花架子”给人看,也不是为了赶时髦赶风头,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就是要在实践中坚持理论创新。

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辩证统一。理论创新并不是盲目空想或胡思乱想,而是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分析新情况,大胆解决新问题,大胆总结新经验,大胆创立新理论。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现状,分析时代特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新认识我国国情,作出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创新的科学指南。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次次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理论创新的锐利思想武器。胡锦涛同志曾深刻指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 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一切事物。坚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对各种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坚持正确思想,吸取文明成果,总结正反经验,剔除错误观点,澄清模糊认识,驳倒形形色色的伪科学,为发展先进文化作出创造性的贡献。否则,就会被种种错误思潮所迷惑,偏离正确方向,陷入怀疑以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歧途,就有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危险。

三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理论创新也必须走群众路线。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唯物辩证的认识论,既是唯一科学的认识路线,也是唯一科学的工作路线。毛泽东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尊重群众的实践,在理论创新中倾听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这既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党工作的科学总结。总结这些年的工作可以看出,党中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社会全面进步,形成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坚持改革和发展,强调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坚持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强调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反映和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创新,才是有生命力的。

四是坚持理论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是永无止境的,认识真理也不是一次能完成的。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勇于开拓前进;必须不断认识和统一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特点,既要防止和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做法,又要防止和反对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

马克思主义的前进是由实践推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以实践作基础,要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进行新的理论创造。敢于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进行新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点。历史的逻辑就是这样:围绕新的实践主题和实践背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问题,通过总结新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新的发展。同时,又是在新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使实践得以成功,解决历史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一个又一个实践问题。

第三讲学习联系观点,确立系统性思维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系统思想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化和深化。按照辩证法办事,就必须理解普遍联系的基本原理,牢牢确立系统性思维,摒弃片面的、孤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从全局出发谋划发展。

阅读全文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

作者阮青的文笔细腻,贴近现实,引人入胜,是我喜欢的风格,盼新作。

作者:阮青类别:历史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小说全文精彩试读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最新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