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小说 《盛唐情缘》小说全文免费试读

李光弼小说 《盛唐情缘》小说全文免费试读

时间:2021-02-25 10:00:15作者:潜心斋主人

主角是李光弼的小说叫《盛唐情缘》,这本小说的作者是潜心斋主人创作的历史风格的小说,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是当之无愧的!”最终还是李白打破了这种沉闷的气氛,首先开口笑道:“老酒鬼听说幽州的张守珪张将军也是一名儒将,只是不知他治军如何呢?仲武兄在幽州幕府中呆了一段时间,应该有发言权吧!”“张将军确实是一个...

盛唐情缘

推荐指数:10分

《盛唐情缘》在线阅读

《盛唐情缘》 免费试读

“汉家烟尘起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正当李白陷入沉思的时候,与他同桌的一位书生略加思索,挥毫而就,吟出了一首诗来,打断了李白的沉思。“好诗!”李白情不自禁地叹道“没想打仲武兄此刻也诗性大发,创作了一首如此悲凉、慷慨之作呀!让李某大开眼界!”李白转过身对他的一位同桌欠身抱拳道“来!来!来!我给几位介绍一下,这位是左金吾将军——哥舒翰,这位是他的公子——哥舒耀,旁边这位则是契丹王李楷固之子、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的得意门生——李光弼将军。这三位分别是幽州节度幕府掌书记高适、节度参谋岑参、王昌龄。”

“久仰哥舒将军和李将军的大名,今日得见,乃三生有幸呀!学生自幼就有投笔从戎,献身沙场的愿望。今日能认识二位,他日执鞭随蹬便有门可投了呀!”听完李白的介绍,高适、岑参二人齐抱拳说道!

“唉!”李光弼不禁叹了一口气“当今圣上开边未已,几乎弄得全国皆兵了,那些才华横溢的才子们可找到写诗的素材了,面对烽火四起的狼烟,他们把疆场当做了书桌,大量的才子、诗人放身沙场,投笔从戎,从另外一个方向去寻找自身的价值、去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去亲身体验沙场的豪情。写出了一道道悲壮的战争场面,道出了一个个戎边将士的心声。是喜还是悲,长此以往,大唐盛世将走向何方?是继续走向更强盛的未来,还是……?”他不敢再往下想了,只是意味深长地摇了摇头。

他举目向外望去,只见长安市上人头攒动,接踵摩肩,好不繁华。这家“神仙醉”酒肆地处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可谓长安城里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段。每天刚到拂晓时分,就有人出来吆喝“卖早点啦!卖早点啦!又香又酥的桂花糕哟!”接着便是卖布的、卖书的、卖字画的、卖古玩的、卖玩具的等等,各行各业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辰时时分,街上就开始热闹起来了,上完早朝归来的官员队伍,各类行色匆匆的生意人还有闲来无事,喜欢逛街的才子姑娘们陆续而至,到巳时分,长安街上,可就只能看见涌动的人头了!

看到眼前的热闹场景,李光弼那冷峻的神情慢慢的舒缓过来了,只有在此时,他才能完全融入到自己的情思之中,就好像回到了的少年时代,在精神上领略那种似乎并不属于他而且从未领略过的快乐。严格的家庭教育、单调的军旅生活、繁琐的朝廷礼仪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鞭策着他、甚至折磨着他。他几乎没有过个快乐的童年,一颗沉睡已久的心在严格的家庭教育中被深深的锁在记忆的大门里,一次自己向往的情被尘封在成长的岁月中,除了不苟言笑,他再也找不出任何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模式,除了冷峻严肃,他似乎不能用其他表情来塑造自己的个性。一个缺少快乐的人,一个无法表达自己快乐的人,其人生不能说不是一部悲剧性的历史。

看到长安城的繁华,听到高适吟唱的诗句,李光弼的思绪又回到朔方王忠嗣帐下的军旅生活,塞外的苦寒是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的,将士们要在雪花飘舞之际,手持长枪前往校场例行训练,天天如此,年年如是,从不间断。甚至有时还要冒着马革裹尸的危险前往前线侦查敌情、上前线杀敌。残酷的军营生活是锻炼一个人意志的最好方法。所以,能从如此残酷的生存环境中走出来的人,必定拥有一颗冷峻无情的心!

“仲武兄,长期追随张大夫,对东北边境的情况肯定了如指掌吧!不妨道来听听,也好让兄弟长长见识吧!”李白含笑道。

“东北苦寒是一言难尽的,其中最苦最累的莫过于那些戍边的将士们了,他们为了给国家开拓边疆,多年戍边在外,长年告别自己的父母妻儿,有的甚至是青年时代出征,花甲之年尚未解甲,在饱受生离死别的痛苦之际,还要经受无情战火的考验,如果再遇上一个不体恤下属的将帅,而自己还要将自己的生死荣辱都系于他身上的话,那就更是一种悲哀了。当将士们还在前线为祖国,为家园拼搏厮杀的时候,将军的大帐内却是觥筹交错、歌舞升平。那些贪婪的将军们都是踏着一堆堆的白骨平步青云,富贵荣华,可当他们坐享荣华之时,却从未想到过那些还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当他们封侯拜相之时,又可曾边疆还有几十年未解甲的老人。将不恤士,视士命如草芥啊!希望有朝一日,朝廷能多派出几位像汉朝名将李广将军那样的人来驻守边疆才好哇!只是恐怕在也难以找到如此贤才呀?”一说道自己在幽州的经历,高适忍不住道出了自己的一肚子苦水。

“谁说没有这种贤才?当今方镇中不就有可以媲美李广将军的贤才吗?敢问高大人,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可曾是那种拿士兵生命来为自己挣前途的人吗?”哥舒耀一听到高适对所以名将都一概而论,便忍不住自己的性子,跳起来说道。

“王忠嗣!可是当年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海滨之子,现任朔方节度使的王忠嗣?此人素有儒将之称。在所有的方镇节度使之中,他的口碑应该是最好的。素有‘自古知兵非好战’的美誉,可谓当世之将才,在下确实疏忽了。”高适自知失言,连忙起身拱手作揖赔不是:“高某孤陋寡闻,在此赔不是了!”

“其他人都是这样评价咱们大帅的!”听到高适的赞美之辞,哥舒耀笑逐颜开,说不出有多高兴。

“唉!”看着儿子的表情,哥舒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不知是为儿子对王忠嗣的崇拜感到欣慰,还是因为儿子的不稳重而叹息!

“李广似的将军?”正在酒桌上发呆的李光弼听到高适对当代诸将的评价,不禁又陷入久久的沉思之中:“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标准,作战勇敢,智谋过人,治军严整,提学士卒,爱护百姓……这些应该是每一个为将之人所具备的素质。自古以来的良将都应如此啊!难道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标准吗?将者,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将领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兴亡、社稷的安危,任重道远啊!同时,他又是士卒生命的操纵者,千千万万士兵的身家性命系于一身,任何事情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丝毫马虎啊!更不应该踏着士卒的尸骨去拿那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功勋啊!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种现象应该永远成为历史吧!”

哥舒耀的得意并没有为大家带来多少欢声笑语,相反,七个人在对视一眼之后,又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也许此时大家的心中都有一个解不开的结。

望着窗外路络绎不绝的人群,看到繁华的长安街市,看着金碧辉煌的大明宫,李光弼的心中又产生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疑惑,难道这繁荣非得要用无休止的拓边运动来维持吗?靠武力扩张来维持的文明,究竟能延续多久呢?

“‘自古知兵非好战’,当代李广,王忠嗣将军是当之无愧的!”最终还是李白打破了这种沉闷的气氛,首先开口笑道:“老酒鬼听说幽州的张守珪张将军也是一名儒将,只是不知他治军如何呢?仲武兄在幽州幕府中呆了一段时间,应该有发言权吧!”

“张将军确实是一个体恤士卒,爱护百姓的一名儒将!”高适缓缓地说道:“但是东北边境同契丹、同罗、渤海等部相邻,战事频繁,烽火连天,张将军遇到这等差事,就注定了一辈子不得安宁了。年年岁岁战事不断,让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将士们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每天要忍受冰天雪地苦寒天气的煎熬,又要接受战争的洗礼,随时都是生活在生与死的边缘啊,时时刻刻都把自己的脑袋拿在手中,不知何时将其扔出去啊!即使上峰体恤下情,但这种日子谁想去体验啊?况且,当今世道,能做到‘自古知兵非好战’的将军又有几个呢?不踩在自己部下往上爬的将军又有几人呢?东北边境,即使没有契丹等部落的骚扰,有的将领为了立功也会主动出击,向各部显示我大唐的实力,迎合朝廷拓边的意图,为自己寻求晋升的机会。所以‘少妇城南欲断肠,蓟北征人空回音’变成了家常便饭!”说到此处,高适的眼中闪着泪花,这一趟东北之行不仅没有让他感到多少豪迈,反而让他对这世道多了一分疑惑!

青年时代的高适穷困潦倒,和其他士人一样,他也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万般无奈之下,不甘心就此潦倒的他试图走另外一条路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他投笔从戎,到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中充当幕僚。在此期间,他对这个盛世王朝的积极对外开拓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这个盛世王朝的种种行为也感到了一丝丝困惑!

无休止的拓边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也正是由于拓边的需要,边境戍守的将士不可能有多大幅度的调整,所以原来府兵制下那种“入则为民,出则为兵”的局面是一去不复返了。为了扩充兵源,当年燕国公张说建议唐玄宗征募勇壮之士补充兵员,以备戍守边防、开疆拓土只用。从此以后,募兵制代替了府兵制,职业兵代替了原来的义务兵,而且,戍边将士又出现了世袭化的趋势。为了更好的进行拓边,边防将领也是长年不得更换,久而久之,靠朝廷白花花的银子养大的一支支边防部队就可能成为戍边将领的私人财产。更有甚者,为了方便行事,各藩镇的节度使既是军事指挥官(防御使),又是后勤军需官(支度使),又担任了当地官吏考核的主考官(观察使)。就这样,一个藩镇的节度使在当地就统领了军权、财权和人事任免权,节度使所管辖的区域无异于一个独立王国,原本属于中央直属的地方官吏,如刺史、太守、县令就成了节度使的幕僚属吏,这与后汉时期的州牧又有和区别呢!最令人担忧的是,出于积极拓边的需要,朝廷向四方扩张,一改原来那种居重驭轻的局面,把大量精锐部队放在边疆,各镇控制的兵力总和达到了五十万之众,而中央实际能控制的兵力只有八万,若是有个万一,那朝廷又将如何应付?若是真有那么一天,历史又将走向何方?这恐怕是高适不敢想,真个时代任何一个人都不敢想的事情?

“哒哒哒……”正当他们几人在酒楼里谈天论地的时候,门外又传来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几个背上背着“令”字旗的骑兵骑着骏马朝兵部方向飞奔而去,似乎整个长安城的繁华都不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唉!”哥舒翰摇了摇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恐怕是东北烟尘未落,西南战端又起了!”

“西南?”哥舒耀的眼睛里充满了疑惑,“您怎么就知道是西南又出事了呢?”

“从那几个传递军情的军士的打扮中可以看出,他们必定是剑南节度使麾下的壮士。因为在我朝各镇将士中,只有剑南道的士兵才全员配置蜀锦战袍。从他们的神色来看,蜀郡是有急事!难道是南诏又在滋扰生事了?”哥舒翰自言自语道,眼中流露出一股忧虑之情。

“当今圣上可谓旷古绝今第一人,自从平定韦后之乱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政治生涯中要文治武功并举,历经了二十多年的励精图治,圣上可是创造了超越秦皇汉武,甚至太宗皇帝在内的帝王们所创造的功绩,如果不在武功上多下功夫的话,怎能显示出自己对前人的超越呢?”李白也幽幽地摇了摇头!

“圣上又岂是只在文治武功方面是千古一帝,而且还具备以往的帝王所不具备的艺术细胞,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诗人。他所编写的《霓裳羽衣舞》,就连著名的音乐家李龟年都叹为观止。其《登泰山》一诗,却是让我辈望尘莫及,只希望他能将自己的才华继续发扬,他的文治武功能将这个盛世推向另一种境界!”高适望着远去的马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难道所有的君王在文治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之后,都会把注意力转向积极先外扩张吗?难道没有一位帝王甘于寂寞吗?秦始皇如此!汉武帝如此!就连晚年的太宗皇帝也曾对高丽大规模用兵。难道在国力强盛之后,有了作为后盾的实力,积极拓边就成了每一位帝王乐此不疲的事情吗?东北边境有渤海、契丹、高丽等部的骚扰;南方有南诏的威胁;西部的吐蕃不再友好;西北方向又要将手伸向西域,和吐蕃、大食争夺西域诸国的控制权!正处壮年的李隆基处处向世人彰显了大唐雄健的国力,也在向世人证明自己的丰功伟绩。但是,盲目自信的他可曾想过,如此大规模的拓边活动,其兵源、军饷又将如何解决?倘若有朝一日,中原后院起火,远在边陲的精锐部队可能及时赶回中原救火?边镇将领权力过于集中,倘若有朝一日,有哪一位将领心怀不轨、拥兵自重、不服调遣,甚至觊觎神器,那又将如何?”对眼下的局势,李光弼心中又多了一丝忧虑。

正当他们在“聚仙楼”开会畅饮、谈笑风生之时,高适就趁机讲述了自己在东北边境所经历的一番奇遇……当年御史中丞、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镇守幽州。正遇到东北边境的契丹、同罗、奚等部落在不断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到大唐帝国东北边境的安宁;同时,远在朝鲜半岛上的高丽国也是时叛时附;松花江畔的靺鞨国刚刚崛起,虽说接受了大唐帝国的册封,但是,这个刚刚崛起的部落随时又在合同周边的部落,不断地与唐王朝制造摩擦。李隆基即位以后,经过了一百多年的积累,大唐王朝已经是世上最强盛的国家,雄心勃勃的李隆基决不允许有人在自己的卧榻之侧酣睡的,试图采取一劳永逸的办法来解决这种来自周边部落的威胁,为大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争夺西域诸国的控制权解除后顾之忧。张守珪一走马上任,就秉承皇帝意思,对周边各部落采取积极措施,利用唐王朝强盛的国力作为后盾,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用强大的军事实力迫使各部臣服于大唐帝国的强盛之下。就东北而言,渤海国望风归顺,成了唐朝的番邦。契丹、同罗虽在负隅顽抗,但是面对强大的军事压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一次反抗,都会招来更大规模的损失和牺牲。张守珪面对一次有一次的胜利,又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把一位改变唐朝历史的人物推向了历史的前台。

在此次的出击中,一位身体肥胖的捉生将可谓是出尽了风头,深得张守珪的赞赏。在契丹骑兵一波又一波的反攻之中,他每次都是冲在最前头,用自己的身体去迎接那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波。就凭他那高超的武艺、精湛的骑术,足以让长年逐水草而居,在马背上驰骋纵横的契丹人都自叹不如。

这个胖子名叫安禄山,营州柳城人氏。他母亲姓康,叫做阿史德,是羯胡族的一名女巫。据说在武后长安三年之时,阿史德在轧荦山向上苍乞求得子,然后与族中男子杂居,不久就身怀有孕,怀胎十月之后的一天晚上,本来是月初的夜晚,阿史德居住的帐篷之上空却有一束强光,把帐篷周围照的宛如白昼。

当时,张果老正在轧荦山游历,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摇头叹道:“此地必有异人出世,但愿其勿生异志,否则必遭横祸!”可是,怀有悲天悯人之心的张果老仍不放心,前往营州叮嘱时任营州都督的张仁愿道:“前不久,贫道路过柳州城外的轧荦山之时,发现当晚天生异象,此地必有异人出世,贫道当时夜观天象,发现一座帐篷周围有一束强光冲天而起,遮住了紫微星的光芒。若是此人他日有所成就,定当遗祸天下,愿将军早日采取行动,防患于未然,为国家、为天下苍生解除这一危害!”

张仁愿听后大吃一惊,连忙派兵前往轧荦山搜索,把这段时间以来出世的婴儿全部除掉了。没想到阿史德不能说出新生婴儿的父亲是谁,就无法在族中呆下去,在婴儿刚出世不久就被族人以族规赶出了部落,让这名刚刚出世的新生命逃过一劫,母子二人幸免于难。因为阿史德曾在轧荦山祈求上苍而得此佳儿,在不知孩子父亲的情况下,就把孩子的名字定为轧荦山。后来,轧荦山随其母嫁到突厥将领安延偃家中,安延偃将他的名字改为安禄山。开元元年,安延偃举家归唐,安禄山也随着养父归唐!与安延偃的另一个养子安思顺结成了兄弟。

安禄山长大以后,性格异常狡猾,善于察言观色,善于揣测人意,善于阿谀奉承、拍马溜须、,更善于马背上行军打仗。他从小生长在漠北,在诸胡杂居的环境中长大,有得天独厚的语言学习环境,小小年纪的他就学会了六个民族的语言,在他成年之后,他就利用这一优势,成为了营州边境市场上的管理人员和翻译人员。

就在张守珪担任幽州节度使之时,安禄山就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开辟一条生财之道。在同渤海国商人进行交易之时,他自作聪明。顺手从渤海商人手中牵走了一大群羊,反而还把那一群渤海商人给揍了一顿。弄得渤海郡王脸上很是难堪,顿时不肯善罢甘休,向张守珪提出了严正抗议,强烈要求张守珪张大人严惩肇事者,否则就会兵戎相见。这件事一到了张守珪手中,这位张大人也是感到十分丢人,堂堂天朝官员,竟然做出了这种偷鸡摸狗的有损天朝形象的事情来,若是被这渤海国闹上了长安城,恐怕自己也难辞其咎吧!

不杀此人,岂不是在自己的脸上抹黑,岂不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张守珪此时再也顾不得什么安延偃曾经给他的托付了,在府衙中火冒三丈,厉声吼道:“来人啊,把那个偷鸡摸狗的家会给我绑出去砍了!免得留在世上丢人现眼!”这个胖子一见张守珪来真的了,心里也凉了半截。但两个小眼珠子一转,这张大人不是以扫平东北诸胡为己任吗?也许我还有点用!便大声喊道:“张大人,刀下留人啊!大人不是要剿灭契丹、扫平东北吗?为什么要杀我这个将要立功之人?我死了,对大人而言,可是一大损失啊!”

“你且说来听听,为什么杀了你会是我的一大损失?”张守珪听到这句话后也是大吃一惊,用一双充满了惊讶眼神的眼睛望着安禄山。忽然间,他才发觉,这对眼睛和它主人的身材是太不相称了。但是,这对眼珠子比谁都转动得快,而且每当眼珠子一动,就会发出一种奇异的光芒,让人见了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大人,小人懂得那些部落的语言,可以帮助大人审问战俘,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情报;小人还可以混入契丹和那些胡人的内部,获取他们的信任,为大军做内应;小人对东北地形也是十分熟悉,可以当做大人的向导。小人还有忠心一颗,定能帮助大人完成凌云壮志的!”安禄山的眼珠子迅速转动,虽是躺在断头台上,但是说起话来仍是底气十足,没有半点惧意,似乎已经知道了张守珪不会杀他似的。

“自古以来,大凡有所成就者,哪一个没有半分污点;但凡赏识人才的伯乐,谁又会在人才的污点上苦苦计较呢?陈平是一个盗嫂之人,他不是被刘邦所用了吗?安禄山虽然爱贪一点小便宜,但是每次打仗都十分勇敢,而且为人也是十分机警,有精通多种胡语,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如果因为这件事就杀了他的话,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自己都是一个重大损失啊!”张守珪顿时陷入了沉思,他右手一挥,对身边的人喝道:“来人啊,将安禄山的履历拿来我瞧瞧,我倒要看看这个自高自大的家伙到底有几斤几两。

“小人虽是胡人,但是在养父安延偃家中饱读兵书,深谙韬略,如果能得到将军指点一二,他日定能将将军的事业发扬光大;小人虽是胡人,但是从小仰慕圣贤之道,好读孔孟之书,若能留下这条贱命,他日定当做出一番为国为民喔大事来;小人对朝廷、对大人更是忠心耿耿,若是大人能饶过这一次,小人定当不辜负大人的饶命之恩,将这一副贱骨头为大人的锦绣前程锦上添花!为朝廷的开疆拓土舍生忘死!”断头台上的安禄山一听到张守珪的语气有所缓和,两个眼珠子机灵一转,那张抹了蜜的小嘴一张,甜言蜜语便脱口而出。他从小随母亲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受尽了人间的人情冷暖,看惯了世上的趋炎附势,也经常受到别人的颐指气使,看尽了人脸上的千万种表情,所以察言观色是他一生中最拿手的本事,拍马溜须、阿谀奉承是他一生中最擅长使用的伎俩,他身心里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喜欢听恭维的话,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免俗!张守珪虽说是板着一张面孔,看起来十分严厉似的,但是能在他安禄山那张利嘴下仍然不为所动的人现在还没出世!

张守珪从旁边的亲兵手中接过安禄山的履历,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他叹息着摇了摇头。在这张利嘴面前,昔日的铁面将军也不得不一改原来的作风,安禄山那可怜的身世深深地打动了他,那张巧舌如簧的利嘴让他不得不感到由衷的佩服。

在扭转头看了看躺在断头台上的安禄山,那具肥猪似的身体背着一支画有“斩立决”三个大字的令箭,满脸横肉的脸庞流露出一种楚楚可怜的表情,好像是一只做了错事的小狗正在乞求主人的宽恕一样,尤其是那两颗和那张肥胖的脸庞极为不相称的,就像是两颗绿豆嵌在一个西瓜上的眼睛直勾勾的望着自己,正在传递着一道道令人捉摸不透的信息,“自老夫任职以来,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最大的原因就恐怕在于老夫执法如山、不徇私情,才铸就了一支纪律严明、号令如山的队伍,如是同情这厮而网开一面,那老夫岂不是?……但是,如果杀了这厮,好像又是国家的一大损失。唉!难啊!”此时的张守珪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张守珪的犹豫不决让躺在断头台上的安禄山看到了自己的八成生机,只要再接再厉,自己这条小命就算是有惊无险了,他那对小眼睛又是机灵一转,装作可怜兮兮地说道:“小人明白大人是铁面无私之人,若是饶了小人一条狗命,恐怕会大是失众望,小人恳求大人暂时把这可狗头寄存在小人的头上,给小人一次施展才华的机会,若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小人愿受凌迟之苦!”

千穿万穿,唯有马屁不穿。安禄山不愧是溜须拍马的高手,这样几句话,句句拍得恰到好处,让张守珪听得浑身舒畅无比,仿佛每一个毛孔都在扩张,脸上那团乌云也烟消云散,“好,老夫就暂且将这颗狗头寄存在你的头上,若是你是一个平庸之才,到时候,我定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谢大人不杀之恩!小人此生就是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也要报答大人的再造之恩。来世就是做牛做马,结草衔环,也要感谢大人的不杀之恩!”安禄山一见有了生存的机会,连忙在地上不停地叩头,脸上做出了一番感激涕零的样子。但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他心中不由得对眼前这位老头恨得咬了咬牙,暗自骂道:“死老头子,老子今日不死,到时候鹿死谁手,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张守珪在作出决定的那一刹那,心中也是暗自埋怨,一向坚决果断的他不知为何今日在这个胖子的生死问题上显得如此犹豫不决,他再次向安禄山瞥了一眼,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和不安从心底升起……当安禄山被张守珪无罪赦免的消息传入渤海国之后,渤海郡王勃然大怒:“堂堂天朝上国,竟然做出如此见不得人的事,岂不是辱没了天可汗的威名;堂堂铁面将军张守珪,没想到是浪得虚名,是一个包庇下属的徇私枉法者。今日若不前去套一个说法,让我堂堂渤海郡王怎生在这白山黑水之间混?让我一方诸侯怎样在契丹这些小部落面前抬得起头?”怒气冲冲地渤海郡王便纠集契丹、同罗、韦室奚等部落共计六万人马,气势汹汹地向幽州杀来,向张守珪施加压力,为自己挣回一些颜面!

面对渤海等部落的的大兵压境,张守珪自然是成竹在胸,长期戍守幽州的他对周边各部的情况早就了如指掌。以他的军事才干,付这群刚刚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当然是小菜一碟。但是仔细一想,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自己的手段确实是有失偏颇,才给人留下了口实,若是贸然迎战的话,必然会授人以柄,倒不如拟表请战,让远在长安的朝廷小一道出兵讨伐渤海等部落的圣旨,这样一来,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保全安禄山,还可以趁此机会建功立业。可谓一箭三雕!

果不其然,张守珪猜准了唐玄宗的心思。创造了开元盛世的李隆基已经不能满足单靠文治的成就来显示自己的旷世奇功,他想凭借强盛的国力来拓展国家的疆域,想让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没一个角落,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前无古人的皇帝。为此,他对拓边有极为浓厚的兴趣,对边疆将士主动请缨那更是求之不得,对周边各部落的骚扰也是一种渴望。这样一来,张守珪的主动请缨正中李隆基的下怀。

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安禄山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感,他也许领悟到了人性的弱点,看到了自己那张嘴的美丽,他开始醒悟了,只要自己努力,今日征服了一个张守珪,明日还有一个,甚至无数个张守珪等待着自己去征服。他深信:只要自己躲过这一劫,张守珪恐怕就会成为自己往上攀登的垫脚石……解铃还须系铃人,谁惹的祸最终还是应该谁去解决,安禄山自己也清楚,此时自己的前途还被张守珪捏在手中,就连自己的脑袋都还被张守珪捏在手中,稍有不慎,自己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是福是祸,就看这场战役能不能表现的出色一些了!

当张守珪决定出奇制胜之时,安禄山主动请缨,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去担任此次行动的先锋。面对渤海的咄咄逼人,安禄山决定假装潜逃致契丹,用一副可怜相剥去了契丹酋长的同情,收留了他,同时成功地瓦解了契丹与渤海之间的同盟关系,并且采取嫁祸江东之计,不仅让契丹与渤海只见反目成仇,反而把数万渤海兵引到了契丹的势力范围之中!当契丹和渤海闹的天翻地覆之时,安禄山突然在契丹阵营中放了一把大火,烧掉了契丹人的粮草,然后率军直扑契丹的中军大帐中,让整个契丹大营乱成了一锅粥。不仅契丹酋长感到意外,就连渤海郡王也是大吃一惊,起初还以为是安禄山良心发现了,在为自己将功赎罪!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但让他们有骂娘的冲动,简直就想把安禄山剁成肉酱!安禄山制造的混乱并没有让渤海国兵马占到丝毫便宜,反而让他们成为了契丹人的挡箭牌,张守珪唐军主力的第一个重拳,就重重地打在了他们的身上!安禄山那只小分队制造的混乱成为了唐军进展如此顺利的决定因素,安禄山的出色表现也让张守珪刮目相看,坚信了自己没有杀他是正确的!

张守珪望着那堆随着战马滚动的肥肉的憨态,不仅莞尔,“没想到如此肥胖的躯体,竟能在马背上疾如风、快如电,看来老夫没有杀他倒是为国家保住了一位栋梁之才啊!”

“大人慧眼识英才,安将军才有机会一展拳脚啊!”

张守珪寻声望去,只见一位身材剽悍的胡人站在自己的身边,笑吟吟地望着自己。此人是安禄山的好友,名叫史思明,关于此人,也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当年的史思明由于好赌而背上了一屁股的巨债,缠上了官司,到处遭到债主的逼债,不得已背井离乡,逃亡漠北流落于奚族境内。由于当时大唐边境战祸连年,各部落之间也是纷争不断。在这种兵荒马乱的环境之中,有一次他不幸被奚族骑兵给捉住了,准备当做出征前祭旗的贡品。就在生死悬于一线的一刹那间,史思明心生一计,对监斩官说道:“我是大唐的和亲使者,你们杀了我,恐怕奚族就永无宁日了!”此言一出,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大唐的国力,大唐军队的战斗力、大唐文明的亲和力、大唐天可汗的威信力,在莫北地区是有目共睹的。若是杀了大唐的和亲使者,那无异于在老虎口中去拔牙,这是一种骇人听闻的举动!看到自己的恐吓起到了作用,史思明立刻来劲了,又继续吼道:“难道你们就不怕天朝震怒吗?如果不怕奚族遭受灭顶之灾的话,就赶快放了我,到我去见你们的可汗!否者,这一切的后果由你们负责!”那群人听到这一番话后更是吓得六神无主,监斩官连忙走下高台,走到史思明面前。

亲自给他松了绑,连连赔罪道:“小邦蛮人,不识天使,还望天使恕罪!请天使随我们走一遭,前往可汗大帐,请可汗定夺!”没想到这样恐吓都能起到作用,史思明心里简直是了开了花,更加肆无忌惮。见了奚王也是以天朝使者自居,傲慢无礼。奚王自然也是敢怒不敢言,而且还以上宾之礼来款待他,随后还派遣使者同他一道上长安面圣。就在这个时候,史思明附在奚王的耳边悄悄地说道:“此次皇上可是十分看中和你们的交际啊,你们总应该表现一点诚意吧!我看贵邦此次所派遣的人员中,没有一个相貌堂堂、仪表端正,而且又是一些没有什么名望的人。我担心皇上会不高兴的!我听说贵邦有一个叫做琐高的人,此人仪表堂堂、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而且还能征善战、威震四方。如果他能随我入朝,一来可以显示贵邦诚意,二来可以讨天子欢喜,三来还可以为贵邦赢得良好的声誉。这一举三得之利,我还是希望可汗你认真考虑考虑吧!”

这种对奚族有利的事,史思明倒是分析得头头是道,连奚王也不得不点了点头,就立刻选定了三百人在琐高的带领之下同史思明一道,朝中原进发。

谁知,奚族的和亲队伍刚刚到达卢龙,史思明就前往卢龙兵马使裴子休的住处报告:“奚王派遣琐高与其三百精锐前来,名义上是入京面圣,其实是想偷袭平卢,希望大人能将他们一网打尽!”裴子休一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就装作热情款待,然后把这三百多人放在驿馆之中,放了一把大火就万事大吉了!史思明也因为报告这件事有功,裴子休把他推荐给了张守珪,为史思明的飞黄腾达找到了一条捷径!

可能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吧,年龄只相差一天的史思明和安禄山二人一见如故,便结为异性校内各地,约定誓同生死!再后来,就是张守珪见二人都是才干突出之辈,把此二人都招为义子。只不过,安禄山与史思明的关系还会发生许多微妙的变化,只不过这都是后话……“一个人的成才在于自身的努力,若无过人之处,哪怕是皇亲国戚,在此太平盛世之中要想一鸣惊人,恐怕也有一定的难度啊!”听到史思明的吹捧,张守珪不禁有点飘飘然了,“安禄山此次在平定渤海、契丹的战役中表现突出、战绩卓著,确实证明了当初我没有杀他是正确的选择没有错!此人将来必有一番作为,还是把他送入朝廷,看看皇上怎样处置他吧!”

高适就是随安禄山一道,带着张守珪的献捷战表回到长安城的。不知为何,就是圆滑世故的他对这个胖子是左看不顺眼、右看不顺眼、横看不顺眼、竖看还是不顺眼。一看到这个胖子,高适就觉得恶心,一听到那张嘴里冒出的那一句句拍马溜须的话语。高适就会感到特别的厌烦,难道此人真的就是如此不堪吗?

阅读全文
盛唐情缘

盛唐情缘

《盛唐情缘》剧情跌宕起伏,主人公有情有义,节奏爽快,热血澎湃,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看完一章,忍不住又想看下一章,更新也很稳定,期待后面的故事更加

作者:潜心斋主人类别:末世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李光弼小说 《盛唐情缘》小说全文免费试读